|
臺中市輔順將軍廟略史
一、拜神的意義
台灣人是信神的民族,台灣人之所以信神,不僅是民族文化使然,也是基於歷史的情感,在開發與拓墾、成庄立社與社會發展過程中,神明陪着先民一路走來,開墾的艱辛、疾病的克服、豐收的歡樂、成功的喜悅等種種歷史軌跡,神明都見證。神明也成為人們精神的依託、社區的象徵、民眾的教化者,並給予人們平安與療癒的盼望。
一般而言,絕多數神明在成神之前是活生生的人,人要成為神明主要的途徑,是在世有功德,造福人群,死後人們感恩追念而加以祭祀,這是一種「崇功報德」的觀念。目前所奉祀的神明絕多數是歷史人物,或因忠義、才德、功烈而為人們所奉祀祭拜。臺中市輔順將軍廟奉祀的「馬舍公」,就是具有忠義、才德、功烈的歷史人物。
二、輔順將軍源流
輔順將軍名馬仁,據《陳元光開漳史篇》載:馬仁,河南光州固始人。由人變成神卻是在福建漳州,可說是漳州神明。《漳州府志》載:唐總章二年(669),馬仁以營將跟從歸德將軍陳政南征福建,後來成爲陳政之子陳元光的四大部將之一。馬仁不僅文武雙全、智勇兼備、善於治兵,並精研醫術。協助陳元光籌劃軍務,屢戰屢勝,軍功顯赫,在疫病流行時,普濟衆生,平息時疫,深得陳元光器重。
漳州建州時,陳元光薦舉其部屬馬仁等,其《舉薦部曲人才表》說:凡具有幹才與謀略者,請授爲司馬等官職,並蒙皇上採納。其中對馬仁的評語是「剛而無欲,斷而有謀」,可領本州司馬官職。由此評語可見陳元光對馬仁之慎重考核、用意精深。
睿宗景雲二年(711),蠻獠嘯亂,雷萬興等蠻首,糾集蠻兵潛伏至岳山,伺探陳元光行踪,突出襲擊。陳元光隨身士兵數量稀少,當時馬仁爲保護陳元光突圍,血戰陣前,大呼其下屬官兵:「拼死保護陳將軍突圍,不要管我!」最後頭被砍掉,身軀屹然立於馬背上,威烈如神仍橫刀禦敵。陳元光、馬仁遭到蠻兵伏襲身亡的噩耗傳開,漳州軍民無不悲痛欲絕。朝庭聞訊陳元光為國殉難之惡耗,痛失忠良,感慨系之,下詔贈豹韜衛鎮大將軍。
玄宗開元四年(716),下詔為元光立廟,以使一代忠烈,永垂不朽。廟的正殿當中供奉開漳聖王陳元光,左右分別配祀輔勝將軍李伯瑤、輔順將軍馬仁。人口較多氏族觀念較强村社,則獨立建廟而祀,如馬姓及鄰近雜姓奉祀輔順將軍馬仁,俗稱「輔順公」、「舍人公」、「馬舍公」。
南宋紹興年間(1131),宋高宗追封馬仁為殿前都檢使威武「輔順將軍」。百姓崇仰馬仁威武神勇,及感念保佑鄉土恩澤,並奉祀爲地方保護神。
三、臺中市輔順將軍廟沿革
臺中輔順將軍廟,俗稱「馬舍公廟」,始建後因歷經多次兵災,文物大多遭燬,始建詳確時期考證困難。唯據《臺中市史》載:康熙六十年(1721)臺灣發生朱一貴反清事件,清南澳總兵藍廷珍,來台平定亂事。翌年藍廷珍升任台灣總兵,主張開墾臺灣,雍正二年(1724)開始招來佃農開墾大墩庄一帶(今中、東、西、南、北等區),但是以現今的中區、西區為主。
藍廷珍清代漳州漳浦人,漳州人均崇仰開漳聖王及其部將輔順將軍恩澤,並奉祀爲地方保護神。藍廷珍開墾大墩庄時,於雍正元年(1723)即將隨船保佑來臺的媽祖奉祀於大墩庄。藍廷珍是武將,台中地區漳州移民占福建籍的83.2%,依此可以推知,輔順將軍廟與馬祖宮是先後創建,迄今已歷280餘年。
《續修臺灣府志》載:「(貓霧拺)保內更有大墩小市。」雍正十一年(1733),設置貓霧拺汛,大墩街由都司千總帶兵250名駐紮,成為防備的前哨。由於駐兵提供安全的保障,大墩一帶商家日益匯集,今柳川與綠川之間地帶,逐漸發展成為一農產集散加工中心。馬祖宮(萬春宮)即是座落在柳川與綠川之間中央的聚落(今光復國小一帶),輔順將軍廟(馬舍公)則在北端。
乾隆五十一年(1786)林爽文事件、同治二年(1863)戴潮春事件,大墩街首當其衝,歷經二次戰火的焚掠,本廟均遭受波及。其間嘉慶五年(1800)彰化知縣胡應魁為安撫地方民心,特題「民和降福」匾額懸掛於廟內。匾額附文:「拺東一帶漳、泉、汀粵之人聚而居焉,籍雖各異而志合為一,年豐屢告,良有由也,傳云:民和而神降之福。不信然乎,採其語為額,以昭神貺,且以定民志云。」期許不同祖籍移民和睦相處,神明才能降福。乃本廟倖存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物。
本廟光緒十五年(1889)重修,日治明治卅九年(1906)再度重修,明治四十四年(1911)公布「臺中市區計畫」,被劃為國小用地,有幸地方仕紳林烈堂、吳鸞旂、賴墩等,為延續馬舍公保佑地方,獻地、集資遷建現址,並於大正十年(1921)完成。之後由於廟殿年久腐朽,民國八十四年(1995) 再度重建完成,即今莊嚴肅穆、廟貌宏偉的「歇山重簷式」廟宇。本廟為永續服務信徒,民國九十九年(2010)整修副殿,購置鄰地擴建廟埕,重建牌樓、環保金爐及地下停車場。
臺中市「輔順將軍廟」略史撰編說明:
敘述史實必需有所憑藉,不能沒有由來,但是「輔順將軍」源流,已是1300百多年,撰其史實只能引用文獻。本廟為儘量達到史實的真象,廣泛蒐集各方文獻資料,引用較能接受的文獻,並朝現代白話文彙編,以利各年齡層讀者參考,編撰若有失誤,敬請各界見諒並指正。
|
|